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创新网络育人机制载体,优化网络文化内容供给,引导全国广大高校师生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建设、争做校园好网民、共筑教育强国梦,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决定联合举办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推荐方式
1.自荐作品按照通知要求自行申报并上传相关材料。
2.参加省教育厅统一推荐的作品,由各高校党委宣传部门统一报送,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遴选评优,对其中的精品项目上报教育部。
3.在线提交作品须承诺版权。同一作品仅可选择三种方式(自荐、教育部直属高校及部省合建高校推荐、省级教育工作部门推荐)中的一种参与活动,重复提交即视为放弃参与资格。
二、推荐数量
(一)网络文化节
1.自荐作品和《第八届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 作品推选展示活动工作方案》(附件2)要求限制数量。
2.省教育厅统一推荐参加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所设置的光影趣青春、影像创意汇、网图新视界、网语青年说、校园好声音、数 智新技艺、网创梦工厂7个赛道,每类作品本科院校最多推荐8件,专科院校最多推荐4件。
3.省教育厅统一推荐参加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的 优秀网络文章、优秀工作案例、优秀微课、优秀新媒体作品、优 秀“AI+思政 ”作品5类作品,每类作品本科院校最多推荐4件, 专科院校最多推荐2件。
(二)网络教育优秀作品
1.作品推荐
个人(团队) 自荐。每人(组)可按要求自主申报每类作品1件,并统一参加初选。经专家遴选后进入复选环节。作品完成 网上提交即视为成功参与。
教育部直属高校及部省合建高校推荐。每校可推荐每类作品8件,所推荐作品直接进入复选环节。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属地普通高等学校数(除教育部直 属高校及部省合建高校外,但含其他部委属高校)超过70所的各 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可推荐每类作品40件;属地普通高 等学校数在70所及以下的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可推荐 每类作品25件。推荐作品直接进入复选环节。
同一作品仅可通过以上三种方式之一参与活动,重复推荐或 重复提交的视为放弃参与资格。
2.作品提交
提交人需在活动官网按要求填写信息、选择对应的推荐方式, 并上传作品。作品须承诺版权。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部直属高校及部省合建高校推荐的 作品,以省(区、市)/高校为单位汇总信息后填写《第八届全国 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征集汇总表》,加盖推荐单位 公 章 , 并 将Word版 及 盖 章 扫 描 版 打 包 发 送 至 邮 箱wljyyxzp@163.com(作品请勿发送至邮箱)。
作者可提供必要的佐证作品影响力的辅助材料(包括转发及 引用率、领导批示、成果鉴定、专家推荐信等),并由作者所在高校负责网络文化建设管理相关部门审核盖章。材料严禁作假,一 经发现取消参与资格,并通报相关学校党委。同一作品只能参加 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 动其中一项,以著作权归属确认其作品的教师(个人/团体)或学 生(个人/团体)属性,重复提交的作品或著作权认定不清的作品, 将取消参与资格。
作品提交后,作品名称与作者姓名均不予以修改。高校与省 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的作品名称与作者姓名须与汇总表上信息一 致。作品提交和材料报送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27日,以电子 邮件接收时间为准。
三、材料报送
网络文化节作品:学生自荐作品数量不限,上传作品网址:https://dxs.moe.gov.cn/zx/hd/wlwhj/
网络教育优秀作品:个人(团队)自荐作品,每人(组)可按要求自主申报每类作品1件,并统一参加初选。上传作品网址:
https://www.sizhengwang.cn/fdy/wljyzptx/
各高校党委宣传部门填写《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作品征集汇总表》和《第八届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作品征集汇总表》(见附件1、2)并加盖党委宣传部门公章后,将汇总表盖章扫描件、word电子版单独打包、各类作品随征集信息表分别打包后,于2025年9月30日前上传活动评选网址,申报作品未按照要求进行分类的不予接收。
四、活动对象
“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面向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群体。
“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面向高校教师群体。
五、作品征集
本次作品征集分为两大类,一是网络文化节作品征集,二是网络教育优秀作品征集。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共设置光影趣青春、影像创意汇、网图新视界、网语青年说、校园好声音、数智新技艺、网创梦工厂7个赛道,各赛道具体要求详见活动官网。所有作品须为2024年1月15日至2025年9月27日期间在网络上发表的作品。校级征集时间为2025年9月17日至2025年9月27日。
活动官网:https://dxs.moe.gov.cn/zx/hd/wlwhj/
第八届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由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承办,征集优秀网络文章、优秀工作案例、优秀微课、优秀新媒体作品、优秀“AI+思政”作品5类作品。所有作品须为2024年1月15日至2025年9月27日期间创作的作品。作品征集时间为2025年9月17日至2025年9月27日。
活动官网:https://www.sizhengwang.cn/fdy/wljyzptx/
六、活动类别
(一)网络文化节
1、光影趣青春
作品类型和要求:作品类型包括微视频、系列短视频、微课程。
(1)微视频时长不超过5分钟。
(2)系列短视频数量不少于3个,不多于10个,单个时长为1~5分钟。
(3)微课程作品数量不多于5节,单节时长不超过10分钟。超出时长将取消参评资格。文件格式为MP4,分辨率不小于1920px×1080px。画面清晰,声音清楚,内容配字幕。为保证作品上传顺畅,单个文件建议不超过600MB。每件作品作者限6人以内,可配1名指导教师。
作品数量:学生自荐作品数量不限,教育部直属高校及部省合建高校每校可推荐作品30件;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可推荐作品150件。
2、影像创意汇
作品类型和要求:作品类型包括微电影、动漫短片、公益广告(视频)。文件为AVI、MOV、MP4格式的原始作品,分辨率不小于1920×1080。时长原则上在10分钟以内,适合互联网传播。要求画面清晰,声音清楚,提倡标注字幕,拍摄设备不限。每件作品作者限6人以内,可配1名指导教师。
作品推荐数量:学生个人或团队可自荐作品1件,教育部直属高校及部省合建高校每校可推荐作品30件,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可推荐作品150件。
3、网图新视界
作品类型和要求:作品类型包括漫画、摄影和平面广告。
漫画为多格漫画或单幅漫画,格式为JPEG,色彩模式RGB,分辨率100DPI(上传时需同时提交TIFF文件),每件作品作者限6人以内,可配1名指导教师。
摄影为单张或系列作品,系列作品不超过6张,格式为JPEG,需保留EXIF信息,每件作品作者限1人,可配1名指导教师。
平面广告为单张或系列作品,系列作品不超过3幅,作品格式为JPEG,色彩模式RGB,单幅图片大小在10M以内,每件作品作者限6人以内,可配1名指导教师。
作品推荐数量:学生自荐作品数量不限,教育部直属高校及 部省合建高校每校可推荐作品100件,各省(区、市)教育行政 部门可推荐作品200件。
4、网语青年说
作品类型和要求:作品类别分为网络文章、网络文学、网络评论。字数不超过5000字,可在文章中配图、表。每件作品作者限1人,可配1名指导教师。
作品推荐数量:学生自荐作品数量不限,教育部直属高校及部省合建高校每校可推荐作品20篇,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可推荐作品100篇。
5、校园好声音
作品类型和要求:作品类型分为音频作品、校园歌曲作品。
音频作品包括诵读作品、创意音频、有声故事三类。
校园歌曲作品包括原创歌曲和改编歌曲两类。每件作品作者限3人以内,可配1名指导教师。音频或歌曲总时长需在5分钟以内,名称25个字以内。音频格式要求为MP3,大小10M以内。
作品数量:学生自荐作品数量不限,教育部直属高校及部省 合建高校每校可推荐音频和校园歌曲作品各20件,各省(区、市) 教育行政部门可推荐音频和校园歌曲作品各80件。
6、数智新技艺
作品类型和要求:作品分为智能体AIGC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自主研发应用和创新创意方案四大类。该赛道设置线下交流展示活动,具体要求详见活动官网。每件作品作者限4人以内,可配2名指导教师。
作品数量:学生自荐作品数量不限,教育部直属高校及部省合建高校每校可推荐每类作品5件,合计20件。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可推荐每类作品25件,合计100件。
7、网创梦工厂
作品类型和要求:微信推文、H5、长图、表情包、校园文创设计等。
微信推文、H5类提交作品网络链接。
长图、表情包、校园文创设计类提交图片文件,格式为JPEG或GIF,文件小于10MB。
每件作品作者限5人以内,可配1名指导教师。
作品数量:学生自荐作品数量不限,教育部直属高校及部省合建高校每校可推荐作品30件;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可推荐作品150件。
(二)网络教育优秀作品
1、优秀网络文章
须面向大学生创作,体裁不限,要体现价值引导、思想引领,内容观点正确、立场鲜明,育人功能凸显,紧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点难点问题,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对广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教育意义。有较高的浏览、转发、评论和点赞量。
每件作品作者限1人。
2、优秀工作案例
可围绕个人或团队(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室、理论社团、心理咨询室等)在创新高校网络育人工作、提升师生网络素养、开展网络文化建设、推进网络文明教育、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数智赋能等。
工作过程中探索施行的好经验、好做法及维护运行的平台及栏目,或在开展学生工作中利用网络对遇到的热点、难点、重点、突发事件等进行释疑解惑和深度辅导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撰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剖析、总结、提炼形成的新对策新经验。
案例内容应包括项目主题和思路、实施方法和过程、主要成效和经验、下一步加强和改进的计划等,要求文字简洁、重点突出,字数3000字以上,可配说明图片和视频。
每件作品作者限3人以内。
3、优秀微课
应围绕日常工作实践或学习教育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场景、要点或环节进行课堂设计,能够有效解决思政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
作品要贴近师生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在思想融入、情景设计、表达演绎、视频拍摄制作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标题简洁,目标明确,具有个性和特色,作品片长不超过15分钟;画质清晰,声音清楚,提倡标注字幕。
每件作品作者限3人以内。
4、优秀新媒体作品
高校运用新媒体手段进行的宣传报道、经验分享及成果展示等,在网络上有较大影响力,有较高的转发、评论和引用量,体现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创新方式方法。
(1)作品包括短视频、微电影、公益广告、校园MV、音频、H5作品、图解、漫画、长图及动图等。
(2)视频类作品,片长不超过10分钟,文件格式为MP4,画质清晰,声音清楚,提倡标注字幕。
(3)图解类、长图类、漫画类作品,提交图片文件,JPEG格式。
(4)动图类作品,提交图片文件,GIF格式。
(5)H5页面类作品,提交主要交互界面截图和网络链接。
(6)音频类作品,时长不超过5分钟,格式统一为MP3,以Word形式提供文字脚本,保证音质清晰流畅,有听觉美感,可根据需要配音效或进行其他后期制作。
每件作品作者限6人以内。
5、优秀“AI+思政”作品
高校围绕内容供给、队伍建设、精准思政等领域,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创新成果。
作品包括高校在人工智能技术与网络思政工作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网络育人作品,以及展示高校应用场景拓展、网络思政工作赋能等方面实践成果的短视频作品。
短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文件格式为MP4,画质清晰,声音清楚,提倡标注字幕。图解类、长图类、漫画类作品,提交图片文件,JPEG格式。
每件作品作者限5人以内。
七、参与方式
(一)作品推荐
根据省教育厅要求,各参赛选手可在校内选拔的基础上直接进入复选环节,因此望各参赛选手认真准备。
(二)作品提交
各位参赛选手按照上述作品要求,将参赛作品汇总到文件夹中,文件夹命名为:具体比赛类型+作品名称+学院+姓名+联系方式。
例如:光影趣青春-“作品名称”-信息工程学院-张三-16688889999
网络文化节参赛选手(除自荐人员)将参赛作品的压缩包发送到指定邮箱:2254356525@qq.com
网络教育优秀作品参赛选手(除自荐人员)将参赛作品的压缩包发送到指定邮箱:1419539371@qq.com
校级海选作品提交和材料报送截止时间:2025年9月27日晚8点。
(三)联系方式
网络文化节活动联系人: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团委学生会组织部 徐 然
联系方式:QQ:2254356525
网络教育优秀作品展示活动联系人: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团委学生会组织部 张文博
联系方式:QQ:1419539371
八、作品网络传播
为充分发挥优质网络作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所有参加活动的网络作品均需上传至抖音、哔哩哔哩、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上传至抖音或哔哩哔哩的作品需参加“#大学生网络文化节”话题展示,并@“校园好网民”新媒体账号,承办单位和新媒体支持单位将择优进行热榜发布和宣传推广。
九、承办单位
校级海选主办单位:共青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委员会
校级海选承办单位:共青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