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信工学院组织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大纲跨学院研讨工作

作者:齐雷 发布日期:2025-09-29 点击数: 责任编辑:杨亚丽

为打破学科壁垒,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艺术创作深度融合,助力艺术学院学生提升科技素养与创新能力,9月28日下午,我院邀请艺术学院申成教授参与艺体类人工智能通识课大纲编写研讨工作,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程杰教授出席研讨会并参与指导工作。

结合我校艺术学院相关专业开设的特色课程,人工智能通识课旨在让艺术专业学生掌握人工智能基本原理与核心应用,学会运用AI工具赋能艺术设计、数字媒体、创意策划等领域。为确保课程内容既符合人工智能学科逻辑,又贴合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发展方向,信息工程学院提前调研艺术学院各专业培养方案,梳理学生在后续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中对AI技术的潜在需求,随后主动发起课程大纲联合研讨邀约。

编写工作会议上,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通识课负责人齐雷副教授首先介绍了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路,包括课程目标、核心模块、教学方法等初步框架,经过前期调研和研讨情况,课程将避免复杂的理论推导,重点围绕“AI+艺术”的实际应用展开,例如重点介绍AI绘画工具操作、智能设计辅助、数字艺术作品生成等内容,帮助学生快速上手并将AI技术融入创作实践。艺术学院申成教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专业特色,从艺术生学习特点与专业需求出发,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老师们还一致认为,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与创意表达,避免过度依赖AI工具导致作品同质化,需在技术教学中融入艺术思维引导。

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程杰教授对两学院的协作交流给予高度肯定。他指出,人工智能作为新兴技术,与艺术领域的融合具有广阔前景,此次联合编写课程大纲,既是跨学科教学的有益尝试,也能更好地实现“技术服务艺术、艺术赋能技术”的双向价值。他强调,后续两学院可进一步加强合作,围绕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实践项目设计、跨学科竞赛指导等方面深化协作,共同培养具备“艺术素养+科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此次课程大纲联合研讨活动,不仅为新学期人工智能通识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也为我校跨学院、跨学科教学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未来,信息工程学院与艺术学院将持续深化协作,探索更多跨学科教学模式,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更优质的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