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计算机科学系教师团队举行了一次针对C语言课程的集体备课研讨会。会议重点围绕当前教学中面临的两大难题展开深入讨论,旨在优化教学方案,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大一新生更好地掌握编程基础。

研讨会上,教师们首先对近期教学重点难点进行了讨论,确定了近期教学重点。之后大家纷纷对近期发现的问题展开讨论,教师们首先就“教学内容繁多,教学进度紧张”的问题展开探讨。C语言作为编程入门课程,涵盖语法规则、程序设计思维、算法基础等多个模块,知识点密集且逻辑性强。针对这一问题,教学团队提出了“重点突出、分层教学”的解决方案。计划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基础必修”与“拓展选修”两部分,确保所有学生掌握循环、指针、结构体等核心知识点,同时为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进阶学习资料。此外,团队还将整合优质线上资源,鼓励学生课前预习,节约课堂时间。
其次,课题组针对“大一新生计算机基础薄弱”的现状展开讨论。许多学生刚刚步入大学校门,此前对编程知识接触甚少,面对抽象的编程概念往往感到困难。教师们认为,这不仅是知识传授问题,更是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的转变挑战。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学团队计划在课程初期增设“计算思维导论”环节,通过生活化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编程逻辑。
“我们的目标是让C语言成为学生编程生涯的起点,而不是拦路虎。”研讨会主持人乔老师表示,“通过这次集体备课,我们不仅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更形成了统一的教学策略,相信能够有效提升新生的学习体验。”